“听说你们公司持股计划快到期了,真能赚到钱吗?”上周聚餐,老同学突然这么问我。他媳妇在恒力石化车间工作,2022年参加了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,现在全家都盯着5月份到期节点,心里直打鼓。我翻了一堆财报公告,发现这事比想象中更有意思……
一、百亿押注背后:实控人兜底的豪赌
2022年3月,恒力石化连续7天股价暴跌20%后,突然甩出王炸——两份员工持股计划合计近百亿。其中上市公司主体73.8亿,控股股东部分24.8亿,覆盖1.1万名员工,上至高管下到车间工人都能参与。
最狠的是老板娘范红卫夫妇的承诺:“亏了算我的!保证年化3.7%收益”(按当时LPR利率)。当时油价破百、市场恐慌,这个保本条款就像给员工吃了定心丸。
二、3年沉浮:股价与基本面的残酷对标
成本真相:2022年公告日股价21.51元,员工通过 “1:1杠杆” 认购(自有资金+融资),相当于自带放大器。
当前处境:截至2025年2月,该计划仍持有2.88亿股,但期间股价最低跌到15元区间,今年4月仍在16元附近震荡。
业绩变脸:2025年Q1扣非净利润暴跌31.88%,毛利率缩水5个百分点,高油价挤压下游利润的预言成真。
三、到期前的生死时速:三大变量决定成败
救命稻草——新材料项目公司在建的年产160万吨高性能树脂、260万吨聚酯工程正陆续投产。券商测算这些项目可能2025年贡献超20%利润增量,就像及时雨。
债务高压线1677亿有息负债压顶(货币资金仅331亿),每年光利息就能吃掉数亿利润。这就像背着房贷跑步,稍有不慎就喘不过气。
股价操控疑云第六期持股计划2025年5月9日到期,但今年2月突然新增西藏信托作为资管机构。业内朋友透露,这类操作往往是为到期前集中减持铺路,可能引发股价波动。
四、普通人的启示录:3条血泪经验
别迷信“保本”噱头3.7%保底听着很美,但扣除超5%的融资利息(杠杆成本)和通胀后,实际收益可能倒贴。就像超市“打折”标签,先算清隐藏成本。
警惕员工持股的“双刃剑”公司第三、五期持股计划将分别在2025年6月、2026年9月到期,三批合计3.2亿股待解禁。一旦集中抛售,接盘压力可想而知。
学大资金的分步建仓法观察信托机构操作发现,他们在15元以下分批吸筹,这种“网格策略”比一次性押注更抗风险。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借鉴:把资金分5份,每跌5%加一仓,压力小很多。
关键彩蛋:据东方证券测算,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仅12.8倍,低于行业平均18倍。若新材料产能释放顺利,1-2年内存在30%估值修复空间。
那晚我给老同学看了张对比图:员工持股成本≈21.5元(含杠杆),现价≈16元,表面浮亏25%。但算上实控人兜底利息+3年分红,实际亏幅约10%。他媳妇最终选择到期赎回本金,利息部分转投公司信托产品——用他的话说:“就当强制存款了,总比P2P强”。
这或许是最现实的启示:员工持股从来不是暴富捷径,而是带保底的长跑。普通人若想参与,记住三个锦囊:算清杠杆成本、盯住解禁时点、拿闲钱投资。毕竟在股市里,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。
(注:本文数据来源恒力石化公告、2025年一季报及券商研报,仅作案例分析,不构成投资建议)
《事实核查清单》① 员工持股规模:据恒力石化2022年3月3日公告② 持股计划到期日:据恒力石化2025年1月23日投资者问答③ 2025年Q1财务数据:据证券之星财报分析④ 估值对比:据东方证券2025年1月14日研报
专业实盘配资,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,百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