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鲁网10月2日讯(记者 王玉龙)10月1日,时近中秋,潍坊市博物馆一楼大厅及潍坊简史厅归来堂展区一时化身“宋代生活剧场”,“李清照”款款走来,于人群中还原“归来堂”斗茶场景,随后一曲《月满西楼》吟唱缓缓响起,婉转声线穿透空间,让“此情无计可消除”的细腻情感直抵人心,让人想见900年前这位一代词宗的精神世界。

自我写照
“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”
中秋之夜,大宋词人李清照独坐庭院,望着画栏边盛放的桂花,在月光的映照下写下这流传千古的诗句。
在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《鹧鸪天》中,桂花“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”。她借桂花表达了自己的审美观与价值观:内在的美、品格的美,远比外在的艳丽更为重要。
桂花没有艳丽的色彩,却以清香冠绝中秋,恰如她本人,在男性主导的文坛中,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,绽放出不可忽视的光芒。
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”,这句词不仅是对桂花的赞美,也是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的自信宣言。在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时代,她以卓越的才华证明了女性在文学领域的价值与能力。
千百年来,中秋的月光照亮过无数悲欢离合,而在李清照的笔下,这轮明月见证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女性作家的卓越才华与多舛人生。
李清照一生酷爱梅花,却在中秋词中直言“梅定妒,菊应羞,画栏开处冠中秋”。桂花能令梅花嫉妒、菊花羞愧,成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,这其中暗含了她对女性特质的理解——不张扬却自有风骨,不艳丽却香远益清。
这种特质,也正是她自己在宋代文化中的位置。

相思离愁
专业实盘配资,上海股票配资一览表,百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